安井食品的掌门人刘鸣鸣,以前是大学里的教书先生,后来靠卖速冻牛肉丸、手抓饼这些小吃赚了钱。他不断扩大生意,又做起了火锅底料、预制菜品这些,到了2023年,公司一年就赚了14亿。现在,安井食品又想把市场拓展到国外去。

最近一阵子,好多公司都抢着去香港上市。像美的、顺丰、海天酱油、恒瑞医药这些大企业都行动了,连做火锅丸子的安井食品也不甘落后。12月2号,安井食品说他们也打算在香港上市,这个事儿董事会和监事会都点头同意了,打算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找个好时机上市。

安井食品在2001年成立,2017年在A股市场亮相。它是一个典型的消费类股票,发展轨迹是从速冻米面开始,然后扩展到速冻火锅食材,最后再进军预制菜领域。特别是在2020年,它的股价势头很猛,从52元一路飙升到186元,翻了2.5倍,而到了2021年,更是冲上了277元的高点。

到了2024年,因为餐饮行业不景气,安井食品的股价掉到了100元以下。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公司打算找国外的投资者,还想把速冻食品卖到国外去。这个主意能不能行得通呢?

【01、从大学老师到“速冻大王”】

一说起安井食品,不少宝妈、上班族还有单身的朋友都觉得特别熟悉。

宝妈们喜欢变着花样买安井食品的包子给孩子们当早饭,她们觉得安井的包子既营养又健康,做起来也简单快捷,往锅里一蒸,六七分钟就搞定啦。

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早上都像是场赛跑,“能多睡一分钟就少迟到一分”,这时候,冰箱里备着的安井快餐就成了救急的能量站。在小红书平台上,有个博主还晒出了用安井食品做的“一周七天不重样懒人早餐”清单,里头有红糖发糕、香喷喷的桂花糕、还有奶香四溢的奶黄包等等,引来好多网友在评论区点赞说“说到心坎里去了”。

安井食品在天猫上的官方店里,那些卖得快的速食面食,收到了5万多条好评,像牛肉丸这样的火锅料也有3万多条评价,就连手抓饼都攒了7000多条好评。这些数字都能看出,安井这个老牌子的“大众速食”有多受人喜欢。

安井食品的老板刘鸣鸣,老家在河南郑州,以前是个大学讲师。到了80年代,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只教了两年书的刘鸣鸣,毅然决定不当老师了,下海经商去了。

他一开始在好几家公司工作过,这些公司里有搞房地产的,也有其他的,为的就是积攒些做生意的经验,找机会自己创业。到了2001年,刘鸣鸣瞅准冷冻食品这行当挺火,就凑了些钱,开了家叫安井食品的公司,做起了馒头、手抓饼、鱼丸这些东西的买卖。

那时候,城市里三全(1992年开始)和思念(1997年创立)这两个牌子已经抢占了市场,特别是三全,不光被河南省选为食品行业的前50名,还有国内最大的速冻水饺工厂。很明显,安井食品和这两家老大哥比拼,完全不是它们的对手。

刘鸣鸣的策略是主攻农贸市场和餐馆,采取的是从乡村逐步向城市扩展的路子。到了2017年安井食品上市那会儿,公司一年的收入已经达到了34.84亿元,赚了2.02亿元的净利润,产品多样,超过了300种。他们的销售网络很广,有近600个经销商和大型超市在卖他们的产品,像沃尔玛、永辉、大润发、家乐福、麦德龙这些连锁超市,还有呷哺呷哺、海底捞这些大餐馆都是他们的客户。

2022年,安井食品成了国内速冻食品界里第一个年收入破百亿、赚钱超十亿的大集团。到了2023年,他们公司的收入涨到了140.45亿,比去年多了15.29%;净利润也达到了14.78亿,增长了34.24%。安井食品在自家官网上高兴地说,他们现在是国内速冻食品行业的老大,不管是规模、赚钱能力还是市值,都是第一名。

安井食品在速冻食品这个小类别里做得这么好,全靠他们两次关键的转变。

头一回转变是在2007年到2012年期间,公司从主要做速冻米面产品,慢慢转到了主打火锅食材上。

在北京的一家家乐福超市里,安井品牌的火锅材料摆放区挺吸引人的。

根据穆棉资本这家投资公司的消息,那时候安井食品有两个厂子,一个专门做速冻米面,一年能卖2.8亿,是赚钱的大头;另一个呢,是做速冻火锅料的,一年收入2亿,但老是亏钱。

对比两者,哪个更重要一目了然,但公司领导层深信,火锅食材正处于飞速成长的阶段。加上小肥羊准备上市,呷哺呷哺生意兴隆,所以他们还是果断地推进了这个转型。

从2007年到2012年,公司的总钱袋子从4.8亿涨到了14.3亿。这里面,火锅料的功劳最大,它的收入从2亿飙升到了10亿。到了2021年,安井食品在国内速冻火锅料市场上,已经占了45%的地盘。那一年,刘鸣鸣因为拥有33亿的财富,上了《胡润百富榜》的榜单。

之后,靠着火锅底料和速冻米面这两大法宝,安井食品又安稳地发展了好几年,直到成功进入股市。到了2018年,也就是它上市的第二年,安井食品推出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重点进军餐饮业”的经营方针,加入了速冻菜肴(就是预制菜啦)这个新成员,跟之前的速冻米面和速冻火锅底料一起,都被提升为了核心产品线。

2018年的时候,卖速冻米面、速冻火锅料和速冻菜肴赚的钱里,米面占了25.79%,火锅料最多,有64.85%,菜肴占了9.28%。但到了2023年,情况变了,米面这部分降到了18.12%,火锅料降到50.10%,而菜肴升到了27.96%。简单来说,老产品米面的赚钱比例少了,而菜肴开始帮火锅料一起扛大旗了。这也说明安井食品的眼光真的很准。

还是在2023年,公司大方地分了超过7个亿的红利,创下了历史新高。到了2024年的头九个月,又分了6.81亿,这占了前三季度公司赚的钱的65.01%,真是相当大方。

安井食品实力摆在那儿,去香港上市看起来就像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可实际上,这事儿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02、告别高速增长】

从2020年到2022年,安井食品的赚钱能力每年都涨了三成以上,不过到了2023年,就慢了下来,只涨了15.29%。再说说利润,2023年的利润增长速度也比去年少了一半,从61.37%降到了34.24%。

到了2024年的头九个月,状况还是没怎么改善。收入涨了7.84%,但利润却跌了6.65%。公司方面说,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政府给的补助比上一年少了。

不过,《财经天下》注意到,安井食品在2020年到2022年上市后,迎来了一个迅猛增长阶段,那段时间正好是它们预制菜业务大放异彩的时候,这块业务的收入增长速度最快时达到了112%。但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慢了下来,只有7.34%,而此时预制菜的收入已经占了公司总收入的三成多,也就是30.12%,这明显的减速自然就影响了公司的整体表现。

说白了,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包括几个部分,其中主要的是两个专门做小龙虾加工的子公司——“新宏业食品”和“新柳伍食品”,它们是预制菜业务的大头。

此外,还有咱们的全资子公司“冻品先生”提供的黑鱼片、藕夹、还有酸菜鱼料理,“安井食品小厨”部门的小酥肉、荷叶包裹的糯米鸡,当然,还有安井食品自家的虾泥丸子、蛋饺,以及“千夜”品牌的豆腐等美食。

安井食品在2011年和2022年分别把新宏业食品和新柳伍食品收入麾下。一直关注安井食品的金百镕投资经理刘新告诉《财经天下》,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增长慢了,一方面是因为现在餐饮行业不太景气,餐饮供应链需求就少了,走大客户渠道的预制菜赚钱速度就慢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安井食品把新宏业和新柳伍的业务也算进来了,这样一来,之前的起点就太高了。

新宏业、新柳伍和安井食品三家公司都立下过业绩军令状。说起来,新宏业食品到2023年为止,三年都达标了,可一过这期限,劲儿就泄了,营收和净利润都开始往下掉。新柳伍食品也是差不多情况,2022年任务是完成了,但2023年没达标,结果商誉减值了3609.29万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它才完成了40.52%,至于全年能不能达标,现在还不好说。

安井食品在财务报告里说到,近几年这行越来越成熟,很多钱也都涌了进来,做虾尾和小龙虾的越来越多,导致价格一直往下跌。这样一来,公司做生意可就难多了。

说起来也是这个行业的现状。大家都能看到,过去五年里,小龙虾养得太多了,到了2023年,养殖的地方都有196万公顷那么大了,产量也飙到了316.10万吨,比2019年那会儿的112万公顷和163.87万吨多了不少。现在啊,小龙虾都快赶上草鱼、鲢鱼、鳙鱼了,成了淡水养殖里的第四大热门。

小龙虾供大于求,可大家对它没那么喜爱了,这样一来,养殖户们压力很大,只能互相“比拼”降价。红餐网说,有的虾农急得把小龙虾按1元一千克的价格大甩卖。

在大家都不太看好的情况下,安井食品还是花了10亿元在洪湖建了个预制菜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从今年4月就开始试着生产了,一年能产10万吨东西,有小龙虾、水产预制菜,还有各种速冻调制食品等生产线。这么做,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里犯嘀咕。

安井食品的股价在2021年2月涨到了277元的高点,但之后因为业绩不佳,股价就一直跌跌撞撞往下跌,现在已经不到100元了。公司的市值也跟着从670亿元掉到了250亿元,整整少了400多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公司的大老板刘鸣鸣、一把手张清苗,还有两位副手黄建联和黄清松,他们作为公司的老股东,一直陆陆续续地卖掉自己手里的股票,总共变现了大约34亿元。

【03、瞄准海外市场】

有人说,安井食品以前只是速冻食品行业里的小透明,但现在它已经是火锅配料和预制菜市场的老大了。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它总能瞅准时机,用对方法,做对决定。看到火锅火了,它就立马开始做火锅配料;发现预制菜有潜力,又比其他公司更早地进军预制菜市场。

不过,做生意嘛,情况总是变来变去的。现在,之前那两个让安井食品大展拳脚的市场热点不火了,所以,他们得赶紧找个新路子来实现增长。

留意细节的投资人或许会发现,安井食品2024年的半年报挺有意思,一翻开封面,就能看到一个小男孩正乐滋滋地烤着香肠呢。

安井食品在财报里透露了他们的小打算,他们说烤肠是个卖得快、种类多、还在往上涨的好东西。到了2024年,安井食品打算把火山石烤肠作为一年的主打产品来推广。他们推广的方法也挺有新意的,只要你卖他们的烤肠,安井食品就会送你烤肠机、遮阳伞和小摊车。

安井食品想通过这次机会,让烤肠客户更喜欢选他们,从而扩大市场份额。他们定了个小目标,就是三年内要冲进行业前五,成为顶尖的那一拨儿。

可以看出,安井食品在产品这块儿,还在不停地摸索前进。这次打算在香港上市,主要是想快点推进国际化,把生意做到海外,提升自己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多一条海外融资的路子。这表示安井食品不光盯着中国消费者了,还想从国外的吃货们那儿,找到业务增长的新机会。

其实,现在安井食品的海外销售挺火的。英国的子公司功夫食品做的速冻面点,在英国还有其他欧洲国家,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都挺受欢迎的。还有新宏业和新柳伍的小龙虾仁,已经卖到了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地方。安井食品自己的速冻面点、速冻丸子这些,也出口到了东南亚、澳洲、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

根据经营情况,公司在前三个季度赚了110.77亿元,其中从国外赚的钱有1.22亿元。这部分虽然只占总收入的1%,但比去年这时候多了35.77%,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当被投资者问及“凭啥觉得能把预制菜卖给老外”时,安井食品回应说,咱们中华美食文化太丰富了,走向世界的机会多多,市场也大得很。就拿预制菜来说吧,有专家估计,到2026年,全球预制菜市场规模能破万亿美元大关。往后啊,公司打算借着海外市场的拓展,多推些小龙虾、鱼头、鱼糕这些水产预制菜,让海外的产品线更丰富,好去迎合不同国家老百姓的口味。

刘新说,速冻食品这行,做啥产品都差不多,哪家厂都能搞。真正的差别在生产怎么做和往哪儿卖。他提到,“安井食品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一边在靠近销售地的地方生产,一边大量买东西,这样成本就低了,同样的东西,价格更实惠”。

说到销售渠道,刘新表示,安井食品卖得到处都是,像大超市、农贸市场这些都有。他们对终端客户特别好,就像保姆一样,一个经销商有好多销售人员围着帮忙,这样卖东西就更顺畅了,经销商的销售成绩也比别人好。还有啊,安井食品和几个大经销商已经合作了好几年,超过四年了呢。要是别的厂家也做一样的产品,客户们还是更喜欢选安井食品。

安井食品打算在港股上市筹钱,目的是加强全球销售网络和供应链的建设,这些可能就是安井食品勇敢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来源。

说到安井食品如何进军海外市场,刘新最后提议,比起那些预制好的菜肴,米面制品和肉丸子可能更容易受到国外朋友的喜欢。就像越南春卷、海南鸡饭这些,它们常常是当配菜或者涮火锅时用的,当地消费者接受起来更容易。至于预制菜肴,得按照当地人的口味来定制,开发起来倒也不难,就是建品牌和推广到各个销售渠道,得花点时间。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