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华国锋退隐后,邓小平任军委主席,亲自主持华北大演习
1981年,华国锋同志在毛主席离世才五年的时候,就从国家主席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先前已经不当国务院总理了,这回连国家主席也不干了,只留下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的头衔。后来,这些职务他也一一辞掉,逐渐从领导层中隐退。但就算不当领导了,华国锋同志心里还是装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事儿,特别上心。就在这一年,邓小平同志接过了军委主席的担子,他还亲自指挥了华北大演习。
华国锋同志心里始终装着大家,琢磨着把自个儿的位子腾出来,给那些年轻力壮、满脑子新点子的年轻人。他盼着他们能站上更高的平台,好好施展一番身手。
华国锋同志卸任后,中共中央按照规矩重新选了中央领导,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就慢慢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新的领导班子,继续带着大家搞社会主义建设。那时候,邓小平同志就当上了军委主席。
邓小平当上军委主席那会儿,咱们国家虽然已经和美国、日本交了朋友,但国际上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北边的苏联,老盯着咱们,还在边境上摆了大批军队,一副随时想动手的样子。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那是真果断,他出手干了几件大事,硬是给咱们国家拼出了一个安稳的局面。
【军队建设】
邓小平同志是经历过长久革命岁月洗礼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亲身参与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土地革命也贡献颇多。在邓小平的革命征途上,他长时间担纲党和军队的关键岗位,历经革命的风雨洗礼,他不断成长。他为新中国的创建建立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邓小平同志在军队建设上那可是行家,他亲手创建了咱中国的工农红军第七军,还带着红军打下了革命根据地。打从抗日战争那会儿起,他就和刘伯承同志一起搭档,他们带的那支中原野战军,后来成了解放中国的主力军之一,功劳大得很。
那时候的新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迈开了几年步子,也确实收获了一些好果子。这为邓小平后来推行更多新办法铺好了路。他在革命岁月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告诉他,军队这块硬骨头得啃好,特别是中苏关系变得紧张之后。所以呀,军队里头得多练练兵,多搞几次实战演习,还得加把劲儿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
从新中国成立后,甚至往前追溯,好多悲惨的历史事件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变的道理:谁有实力,谁说话就好使。简单来说,就是你得有强大的军力,不然就得挨欺负。所以,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强大了,它才能在世界上有发言权。
1975年那会儿,邓小平就琢磨着要好好整顿和建设军队,他主张要使劲儿发展先进的军事科技和工业,还得时刻准备着打仗。这想法真是挺有先见之明的。虽说大家都盼着和平,可也不能对可能冒出来的危险掉以轻心。那时候,邓小平同志已经是军委主席了,他之前的那些打算,也终于开始实施了。
但这回军队的整改,或者说是军队的大变动,可不是一时冲动就定下来的。而且,整个变动的过程也是慢慢来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原因嘛,有好几个。国际上,就像前面说的,跟苏联还有其他国家的关系有点紧张。国内呢,就是出了那个让人心里难受的渤海二号事故。
1979年11月25号那天,渤海湾的海上出了个大事儿,一艘从日本1973年弄回来的“渤海2号”钻井船,干着活呢就翻了,结果72条人命没了,国家也因此亏了3700多万块钱。
后来经过好多地方查证,才明白从日本买的那艘船根本不合规矩。就是这个有严重问题的设备,才导致了这场惨祸。而且,那时候也有好多客观原因,比如说,海洋石油队伍刚组建没多久,啥经验都没有。反正就是好多事儿赶到一块儿了,最后才有了这个悲剧。
这事初看之下,跟咱们的人民军队八竿子打不着,但偏偏有人想方设法地把风向往军队那边扯。结果呢,战士们拼死拼活地在前线救援,社会上却是一股脑儿地指责起军队来。以往那种军民一家亲的氛围,现在也变得有点尴尬。这样一来,人民军队的形象也跟着受了点连累。
好多因素凑到一起,就整出了这么个事儿。发现这个问题后,咱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们立马行动起来,搞了好些个办法来解决,比如说那个华北大军演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的会议】
华北大军演开始前,军队的大佬们开了好几场会。头一场会,代号801,主要是商量和研究一堆方针任务。到了10月15号那天,邓小平同志站出来,讲了讲他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那见解真是既明白又深远,把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
邓小平同志早先就指出了国际上那些事儿对咱们中国的影响。想想过去,有些国家跟咱们对着干,好像还是不久前的事儿呢。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那真是啥手段都敢用。现在这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越来越紧密相连了。你得从好多方面去琢磨这事儿,要是今天哪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动手脚,说不定哪天这影响就波及到咱们中国头上了。
另外,怎么看待战争这事儿也挺关键的。咱们心里都明白,战争早晚得来,就是时间问题。基于这种看法,邓小平同志就说了个“积极防御”的策略。这四个字,那可有讲究了,说的是防御里头还带着进攻,得打持久战,这点儿特别重要。
根据历史教训,战争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中国完全有条件也有实力进行持久战。看看过去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例子。咱们的人民军队,那可是持久战的行家。而且,咱们信念坚定,特别是在以前乃至当时,装备上虽然不如人,但这一点也没动摇咱们的决心。
邓小平同志给我们讲了个事儿,说的是淮海战役那会儿,咱们跟黄维兵团干了一仗。黄维那家伙,带着的是机械化部队,坦克多得是。可那又怎样呢?咱们的战士厉害着呢,愣是把他们的补给线给切断了。结果那些坦克啊,就只能干巴巴地摆在那儿当挡箭牌,一点用场都没派上。这事儿就说明,咱们的人民军队,就算装备不如人,也能靠着本事把优势装备的对手给打败了,这可是咱们的老传统了。
邓小平同志特别有远见,他在武器装备这事儿上看得特别清楚。毕竟打仗得靠手里现有的装备,军事科技发展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定的。最关键的是,咱不能老指望着外国,光靠从国外买先进武器可不行。买不了几样就得掏空家底,到时候还得被西方国家卡脖子。
实际动手干的时候,咱们得把军队搞现代化,钱得花在关键地方,不能乱花。军队训练得加强,士兵素质得提升。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定好战略方向,并且得把战略方向落到实处。会议开完后,军队立马行动起来,搞了好多实战演练。
但要让军队真正实现现代化,上述那些做法还远远不够。战场上得打持久仗,军队建设这块儿也得有持久战的准备。在邓小平和其他军队领导人的推动下,积极防御的策略得在日常中扎扎实实落实,特别是得把会议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801会议结束后,咱们商量出了三个军事演习的大方向。头一个是在华北搞防御作战的演练,第二个呢,是在西北那边,重点是练防御战、运动战还有游击战。最后一个,就是针对渤海湾的抗登陆练习。后来大家又琢磨了琢磨,最后拍板决定,先从华北的演习开始搞起。
【华北大军演】
这时候,华北地区的训练和演习被定了个代号,叫802行动,演习的详细计划也立马被安排上了。到了1981年2月底,负责这次军事演习的北京军区老大秦基伟和副手马卫华,跑到中央军委去报告他们的演习计划。领导们听完,觉得也没啥大问题,大体上都点了头,但还是有件事情让领导们犯了难。
这次大演习会在国际上带来啥影响,是大家心里头的大问题。领导们挺怕会带来些不好的声音。另外,这次军演会不会让国家财政压力山大,也是个事儿。所以,大伙儿琢磨着先整出三个方案,小的、中的、大的,然后再送给中央军委去把关。
很快,我们就琢磨出了三个计划。头一个是个大计划,里头涵盖了好多训练项目,比如模拟敌军坦克大队冲锋、空降和反空降作战、陆军师的坚固阵地防守,还有预备队的反击。大概得有13个师加12个团又5个营,一共10万5千多人参加。装备方面,汽车有8600辆,坦克850辆,装甲运输车386辆,火炮1763门,飞机178架。
第二个计划其实是中等规模的方案,它去掉了四个科目里的空降和反空降部分,同时减少了参与军事演习的兵力,装备数量也跟着下调了。还有个更简单的第三方案,这个方案挺基础的,主要就是集训、战场考察和集体作业,整个方案只需要77万经费。后来,张震给邓小平写了封信,把这两个方案的细节都讲得明明白白。
搞现代化战争模式的军队演习真的很重要,能帮咱们制定更好的军事战略,还能提振军队的士气。但现在国家正忙着经济调整,到处都在省钱、减开支。这样一来,军演该怎么办,就成了个大问题,让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挺犯难的。
3月10号那天,邓小平把杨得志和张震两位叫了过来,让他们直接跟他讲讲情况。在说的过程中,杨得志还就之前会上提的国际影响,特别是苏联那块儿的问题,向邓小平请教了一下。邓小平听完,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咱们国家搞军事演习,特别是在内陆地区,那根本没啥负面影响。邓小平老爷子说得明明白白,还强调了这次训练的重要性。实战演习啊,对部队建设好处多多,能给咱军队提提神。他还提到,上次叶剑英元帅主导的那场军演已经过去好久了,跟越南干了一仗,但那时候还没合成军的概念呢。所以说,现在先训练再演习,绝对能让部队的实战水平更上一层楼。
邓小平同志也谈到了部队阅兵和分列式的事儿,他不认同那是形式主义的说法,觉得这对增进军民感情、提升军队训练都挺有帮助。他还建议找个合适时机举办阅兵。几位领导接着就阅兵的事儿商量了一番,最后拍板定了第一个方案,不过得节俭点办,时间就定在9月14日。这之前的日子,就是忙着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了。
接到邓小平同志“要厉行节约”的指示后,各级单位都开始动脑筋想办法,琢磨怎么省钱。有的人说,训练用的东西可以从平时的训练钱里灵活调整一下。炮兵的头头们建议,炮弹的数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后勤部的负责人也提出,运送演习队伍的火车可以跟年度的运输费用协调一下,或者让部队徒步加摩托化行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点子最后都变成了实际行动。
要想把军演办得漂亮,准备工作得做足。所以,我们把战役集训分成了四步来走。第一步,就是学理论,让战士们把演习的那些精神、知识都学到心里去,搞明白。第二步,领导们坐一块儿,大家集思广益,一起琢磨琢磨,交流交流想法。第三步,动手干,开始组织预演,先练练手。
9月14号,华北的大演习拉开了帷幕,中央政治局的好多常委都亲临现场检阅,还有好多来学习参观的干部和特地来看演习的当地老百姓,加起来得有3万多号人。邓小平同志这天也特地换上了平时不常穿的军装。
秦基伟同志一声令下,演习立马拉开帷幕。飞机、坦克、装甲车,全都按照指令嗖嗖地动起来。那一刻,在场的大家伙儿心里头不由得想起了过去那些日子。但不一样的是,如今咱们新中国的军事本事,那可是突飞猛进,今非昔比。演习场面壮观得很,邓小平同志看着都乐了,直接站起来鼓掌叫好。
这次为期五天的军事演练进行得相当出色。在这期间,邓小平同志抽空悄悄回了趟北京,参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外交活动,其余时间他都待在演练场地。演练结束后,紧接着就是阅兵仪式。到了9月19号早上,阅兵活动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军乐响起,军旗慢慢升空飘扬,海陆空三军的人民子弟兵被整齐划分为53个队列,逐一接受检阅。会后,邓小平同志也发表了重要讲话。军演告一段落后,紧接着进入了第四阶段的总结和改进。各部门头头脑脑们对这次军演看法一致,都觉得特别提振士气,对我军现代化建设起了大作用。咱们的人民军队,正一步步成为守护老百姓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