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航母抵澳大利亚,真同盟还是表演赛?
你敢信?在当今21世纪的盛夏,正当澳大利亚人还端着冰啤酒在沙滩上看白鲸,英国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却隆重抵达了达尔文港。这可不是旅游观光,英国防长和澳大利亚新晋副总理一左一右,站在甲板上,意气风发、煞有介事地谈起“并肩作战”的大事儿,活脱脱一副复古老电影里的战时同盟拍档。可是,这跨越时区洋流的“铁哥们联谊”,背后到底是真枪实弹的意图,还是“口头麻将”凑热闹?一场关于“台海有难,英国澳洲来扶刀”的热议,再次点燃了网络。眼下这俩国家真有本事插手横跨半个地球的麻烦事,还是打嘴炮唬人?这个答案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看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你以为这就是普通的外事活动?错!大幕一拉,场内可不止两国大佬握手那么简单。记者一上来就“灵魂拷问”你们是不是在帮台湾搞军事升级?英国防长希利这口气吸溜得快赶上喝凉白开,小嘴一努——“必须要战,我们可以像当年一起打仗那样,一块上!”话音刚落,所有围观群众都差点把瓜子磕掉。好家伙,这声音比隔壁邻居家婚礼喇叭还抢耳。不光如此,英澳的小伙伴还在联合训练,加强备战能力,声称要显出点吓阻“气势”。你说这不是喊话,是演讲?不,是往火堆里又添了把劲爆辣椒!不过这一手的“表忠心”,表面上浓情蜜意,私底下有多少猫腻,谁敢保证?希利回头又玩了一波降温术,说这只是“性表态”,还要靠外交,和平万岁。前头火辣辣,后头跟降温贴似的,来回切换,让大伙看得一懵一懵的。网友嘴上天花乱坠,心里打的是啥算盘?抓紧看下去,可别走神!
英国这回不光是嘴上热闹,背后比“卤煮火烧”门口的八卦还多。必须承认,希利的发言分量不轻——前有诺曼底登陆的并肩作战旧事做铺垫,后有英国派兵护台的“神预言”做彩蛋。如果我是澳洲副总理马尔斯,听了还真有点想打一通长途电话问问伦敦你们是认真的,还是纯属八点档炒作?英国近年来爱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还行还行”的国力——今年2月,英国政府还张口要派2万人去乌克兰搞维和。结果英国自家的军事分析师直接在线打脸,称主战坦克只剩25辆,火炮快成纪念品,弹药撑不住一周。这画风有点眼熟吧?“纸上谈兵”成了当代英军写照。
再来看英国的两大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前脚北美演习路上刚坏了半道,被拖船硬拖回来,狼狈得堪比“低电量回家找充电器”;“伊丽莎白女王”号也不甘示弱,火灾、机械毛病不断,现在还在修理码头“静养”。这两块大家伙号称“海上铁臂阿童木”,实际用起来连“机械小熊维尼”都不如。英国防长希利这话讲得溜——“实力来自盟友”,翻译出来大概就是兄弟太虚了,还得拉上澳洲壮胆凑数。而偏偏,前不久澳大利亚官方才刚刚表态,不给美国当备胎,拒绝参与针对中国的假设性冲突。澳大利亚自己的国防部长,把参战权力攥得死死的。现在英国一句“并肩作战”,敢问澳洲啥感受?
有网友说得妙这场大戏,英澳你方唱罢我登场,剧情比宫斗还精彩。表面看是战壕兄弟,背后却是“君子之交,利益为先”,只要不切身犯险,嗓门可以放很大。可一旦到抢滩登陆,需要真刀真枪往前冲时——谁冲谁后退,还真难说。
但别以为热闹就能顶事儿。一场高调联合发布会后,视线拉回现实,气氛仿佛突然降到冰点。英国的航母修修补补、核潜艇计划遥遥无期,想在亚太浪个两圈,还得问问财政能否兜得住仓库那点家底。英国国内早就自身难保,连BBC都在批评政府的“全球野心”,说白了吃着地沟油还想开保时捷,理想很丰满,钱包太骨感。
反对声音也不甘寂寞。先是军事观察家集体拆台,声明英国再折腾也折腾不出一支真正派得上场的远东舰队。紧澳大利亚国内各路政客学者齐刷刷泼冷水,认为在今天的地缘局势下,直接参与台海冲突,风险和代价堪比再打一场越南战争。普通澳洲人就更实诚了,社交平台上热评刷屏别再跟着别人瞎掺和啦,我们日子还过不过?
不少澳大利亚媒体也冷静分析真到要选择“跟中国还是跟英国混”的时候,生意还是最重要的。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矿产羊毛红酒早已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真把关系弄僵了,梦里都能哭醒。就算国防条约写得再花哨,真到了要结盟对抗时,民意未必跟得上。
而英国那边的民众,多少也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疲惫。疫情、脱欧、经济衰退,大家伙一边忙着脱裤子过冬,一边还要借亚太这碗热汤续命,着实有点力不从心。总不能天天靠发情怀演讲提振军心吧?毕竟花盆装不下水稻,硬撑场面终归要见底。
正当媒体和网友以为一切不了了之,这头希利和马尔斯猛然放出大招两国刚刚签下一份五十年合作条约,同时借着2021年三边安全协议(AUKUS),核潜艇的合作项目全面提速。前脚还在嘴上喊和平,后脚两国手拉手,宣誓要把核动力潜艇推进澳洲怀里。这不是小打小闹,是大写的“结盟宣言”,目标指向也没遮没掩,就是要在印太地区“遛一遛肌肉。”
你还以为AUKUS只是摆拍?错!这份协议可不是纸鱼塘里养活龟,十年内把核潜艇交到澳大利亚海军手中,部署印度洋和太平洋,目标再明显不过打的主意就是要让中国感觉“脖子边上多了条大蛇”。难怪评论界一致认为,这波英澳合作其实是对中国下了明牌,不存在任何含蓄。
可别小看这种拍胸脯定协议的操作。历史上,英国人最擅长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合则用、离则抛”。二战时的英澳同盟,确实有过生死与共;但1956年苏伊士危机,英国一夜“掉队”,盟友们一地鸡毛,谁都没捞着好。现在,表面看是寒暄联谊,实质是为以后埋雷——英澳关系越捆越紧,无论民意如何摇摆,战略层面的选边站队已成必然。看惯了国际政坛三十六计的老油条都知道,这种协议签下去,天平就再难恢复中立了。
协议有了,联合演练还会远吗?但别着急给双方点赞。这个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英国的家底着实单薄,如今靠一两艘常年“玻璃心碎”的航母,把印太安危挑在肩上,几乎等于想拿烧烤架守护故宫大门,隔靴搔痒。
澳洲国内本就意见分歧。一边是盯着中国这棵“发财树”的商界,不愿看到贸易大门关上,哪怕装一张笑脸也得忍着配合;另一边是受压于联盟压力的国防体系,幕后喜欢秀肌肉,前台却步步为营。每次新闻头条“澳英携手遏华”,网络下方准有一堆“别拉我们下水”的呼声。时间一久,这种表面团结、内心纠结的场面,迟早还得爆出来。
意外的障碍还不止于此。英国政坛动荡,内阁换得比餐厅换菜还快,一个防长卸任、半个战略就要重新洗牌。谁敢保证下个首相不会突然“转性”,拉英军回家专心修航母?澳大利亚也没少被本土舆论批得飞起,一旦战略局势有变,国会随时可能掉头转向,平地一声响,旧协议说翻就翻。
别忘了大环境还在变。美英澳这边勾肩搭背,亚太周边可不是吃素的。中国不仅军力蒸蒸日上,周边国家也越来越喜欢“走自己的路”。这中间的温水煮青蛙,谁是最后的耗子,还真说不准。
讲真,两国高层一顿操作猛如虎,粉饰太平、激情拥抱,可英国那点军事实力要真放到现实战争账本上,真是“泥菩萨过江自顾不暇”。这边还没整明白航母哪天不出故障,那头又热情似火喊要并肩作战。这让人咋说爱夸就夸吧,反正网友都懂“嘴上工夫永远比实际出力多”。澳大利亚能否真让自家步入大国博弈的风口浪尖?估计马尔斯自己都睡不好觉。至于“合作协议”,上面下笔生风,下面再掂量掂量口袋里的票子,真要遇见硬茬子,怕是还得靠自保优先。英国,澳大利亚,并肩作战听着热闹,真打起来,谁说了算?历史上被坑的盟友还少吗?
请问当“实力来自盟友”的豪言成了外交舞台最贵的门面时,英国口嗨护台、澳大利亚若即若离,真要到关键时刻,谁能保证不是一地鸡毛各自飞?您又怎么看是并肩作战的铁兄弟,还是见风使舵的临时演员?来,留下你的金句——谁才是印太棋局里的“真狼”,谁是“嘴上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