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彻底清零!火狐浏览器中国账户正式终结,18年用户数据面临永久删除
你电脑收藏夹里还躺着那个红色小狐狸图标吗? 打开同步记录,最后一次登录火狐账户是在什么时候? 北京谋智火狐公司的一份公告正在老用户群体中引发震荡:9月29日23:59分,所有中国用户的火狐通行证账户将被强制关闭,书签、密码、浏览历史等数据将永久清除。 同步功能即刻失效,你再也无法在手机和电脑间自由切换浏览记录。
点击官网的灰色通知栏,关闭倒计时正在跳动。火狐社区论坛的置顶帖用加粗红字标注着“立即导出您的账户数据”。 技术人员指出迁移方法:登录accounts.firefox.com.cn后台手动下载加密压缩包,或找到本地硬盘存储路径——C盘AppData文件夹里那些后缀为“.jsonlz4”的文件,是十八年收藏的最后火种。
北京朝阳区华贸中心写字楼3座12层的办公室铁门紧锁。 透过玻璃能看到空荡荡的前台,只剩“谋智火狐”的金属Logo反着冷光。 物业人员翻开登记册:“他们三个月前就退租了,只剩个空壳地址应付工商注册。 ”爱企查的数据揭示着这家公司的崩溃轨迹:2016年全盛期有30名员工缴纳社保,到去年只剩16人;今年1月法院强制执行记录达到7条,3600万元债务压垮了最后防线。
火狐官方微博停留在2023年8月的一张Firefox 115版本更新海报。 评论区的最新留言滚动着用户争论:“从大学论文到工作文档,我存的873个书签怎么办? ”“每次更新都捆绑购物插件,早该凉了! ”更尖锐的质疑指向2019年本土版更新——预装的“购物助手”插件被曝推送澳门赌场广告,北京火狐因此被工信部约谈。
科技论坛里涌现出技术考古党。 有人翻出2008年《电脑报》评测:当年火狐3.0版本创下8小时下载量超800万次的世界纪录,中文论坛贡献了全球28%的插件开发量。 “手势操作”“标签页分组”这些首创功能至今被360浏览器沿用。 但转折发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Chrome实现手机电脑无缝同步时,火狐中国版始终无法登录安卓客户端。 “在华为应用商店下载的App根本找不到同步入口。 ”网友@代码苦手晒出2024年的客服对话截图,官方回复是“国际版账户暂不面向大陆地区开放”。
电脑维修店老板老张的工作台见证着时代更迭。 “五年前装机必装火狐,现在年轻人点名要Edge。 ”他的进货单显示,联想小新笔记本出厂预装列表已删除火狐五年,统信UOS系统默认浏览器是Chromium内核的“红芯”。 更彻底的替代品是微信——某高校行政人员展示工作流程:教职工报销通过钉钉小程序上传,学生选课直接跳转H5页面,“浏览器? 只剩查资料这个功能了”。
中关村在线测试实验室的报告陈列着残酷数据。 打开包含200个书签的Firefox 118中国版,启动耗时4.2秒;点击收藏夹里的淘宝链接,先弹出3秒游戏广告页。 同样的测试在Firefox国际版仅需1.8秒,没有广告劫持。 实验室工程师揭开深层原因:北京火狐的盈利完全依赖广告插件分成,而国际总部每年从Google获得的搜索框分成高达4.5亿美元。
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前端开发组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他们的政府项目必须兼容火狐浏览器,但团队成员展示的统计后台赫然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政务系统用户中,火狐访问占比仅0.17%。 “我们可能要做个艰难决定。 ”主管指着屏幕上的ECharts图表——代表Chromium内核的蓝色柱状图占据98.3%份额,火狐的橙色条几乎贴着零点线。
在专业用户聚集的V2EX论坛,老程序员们发起“火狐墓碑计划”。 有人上传了2007年北京谋智成立时的新闻通稿扫描件,另一人打包分享了自建的插件镜像站。 回帖里跳动着技术宅的幽默:“建议把最后的数据备份刻成光盘,和IE安装盘放同一个骨灰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