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财年第一季度,Salesforce官方披露一个关键数字:50%的岗位通过内部转岗完成。这意味着,每两份新工作,就有一份是“留给自己人”的。

在过去三年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的背景下,Salesforce生态同样面临岗位饱和、初级职位缩水、企业裁撤预算等问题。对于想要进入这一生态系统的人来说,机会正变得越来越紧张。而Salesforce本身的岗位,更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Salesforce更偏好内部招聘?

内部招聘的好处显而易见:成本低、上手快、文化契合度高。相比从外部筛选成千上万的简历,直接从公司内部调配人才,可以省下大量时间和金钱。

为了支持这一策略,Salesforce上线了一个AI驱动的人才流动平台 Career Connect,帮助员工快速完成技能重塑和岗位转移。同时,一支名为“Workforce Innovation”的团队也在评估哪些岗位会被AI重构,哪些人需要重新培训,以及如何优化整体人力配置。

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还可以应对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变化——AI带来的岗位冲击。

AI大潮下Salesforce岗位结构正在被重写

从CEO公开表示要将一半客服岗位“重新部署”,到公司在积极招聘AI工程师、研究科学家、AI架构师,Salesforce的招聘风向已经非常明确:AI是战略重点。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传统岗位正在被重新定义。从“招聘外部新人”到“内部员工转型”,背后既是业务节奏的调整,也是不愿意承担大量解雇成本的理性选择。

虽然Salesforce对外强调“AI+人类协同工作”,但业内普遍担心,某些岗位很可能终将被替代。

外部求职者还有机会吗?

尽管50%的岗位被内部员工拿下,但另一半仍留给了外部候选人。只是,想在这50%中脱颖而出,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现在的岗位要求更高、覆盖面更广。很多人表示岗位JD“几乎不可能一个人能全满足”,甚至有人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有人能干完这些事,太累了。”

那么外部候选人怎么突围?

网络资源+技能匹配+品牌建设成了三大关键词:

网络资源(Networking):有人脉、有熟人介绍,胜算大增。

技能匹配(Upskilling):掌握平台最紧缺技能,才能对位当前岗位结构。

品牌建设(Personal Brand):让HR、猎头一眼就能记住你是谁、擅长什么。

招聘专家明确指出:“如果没有人认识你,你连面试机会都难拿到。”

别盯着Salesforce总部,生态圈机会同样丰富

别忘了,Salesforce整个生态系统远大于Salesforce总部。2024年,全球Salesforce官方咨询合作伙伴数量增长了20%,接近3000家。Salesforce也预测,到2026年,它的生态将创造930万个新岗位。

也就是说,即使你进不了Salesforce本体,你依然可以通过生态合作伙伴进入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这些岗位往往更适合初中级候选人,是积累经验、打造履历的最佳跳板。

小结

Salesforce的招聘策略正全面转向内部优先,这代表的是一种企业成熟度的提升:更关注效率、更注重成本控制、更强调人才盘活。

对于想要进入这一体系的外部候选人来说,这并不意味着“没机会”,而是要更有策略性地准备:构建专业形象、明确目标岗位、主动出击拓展人脉。

素材来源:自由侠部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