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哥们儿!这本男频神作,简直是燃爆你的阅读神经!从开篇的悬念迭起到高潮的热血沸腾,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凡!主角的成长之路,既脚踏实地又充满奇遇,让人拍案叫绝。剧情紧凑得让人窒息,每翻一页都是新惊喜。告诉你,这书我一读就停不下来,太上头了!错过它,你绝对会后悔没早点遇见这份阅读盛宴!赶紧加入书架吧!,开启你的热血征途吧!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作者:南山有龙

第1章兵困土木堡

“皇上操劳过度,现在还在睡着,樊将军稍后再来吧!”

“王公公,不能再等了啊,将士们掘地两丈无水,早已焦渴难耐,若是再不想办法,恐生哗变!”

“水,水……”

这时候,睡梦中的朱祁镇翻了个身,闭着眼说道:“渴死了,拿瓶水来啊!”

“皇上醒了!”王振赶忙吩咐道,“快取水来!”

早有小宦官取了牛皮水袋,王振接过来,满脸殷切的递到朱祁镇嘴边。

朱祁镇咕嘟咕嘟喝了几口,嘟囔道:“什么味啊,你这水过期了吧……”

说完之后,翻了个身,又睡了。

王振有些茫然,什么叫过期了?

大军已经断水两日,仅有的水都给你留着,怎么还过期了?

他拿着水袋嗅了嗅,没问题啊,都是这个味啊!

禁卫统领樊忠趁机冲上去,抓着朱祁镇的胳膊用力摇晃,说道:“皇上,大军已经……”

“不是跟你说了嘛,先按脚!”

樊忠直接傻了,先按脚,什么意思?

王振也呆住了,但是他马上反应过来,满脸殷切道:“看来皇上是累坏了,奴婢给皇上按脚!”

说着话,轻轻捏了捏朱祁镇的脚心,小心翼翼地问道:“是……这样吗?”

只听朱祁镇迷迷糊糊地说道:“用点力啊,没吃饭啊?”

樊忠急了,一把推开王振,捏住朱祁镇的双脚用力按下去!

朱祁镇一个机灵坐起来,不满道:“你会不会按……啊?”

映入眼帘的,是一名四十多岁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还有一名三十多岁,肤色白皙,看起来不男不女的家伙。

这年头,技师行业都这么卷了吗?

想起来了,昨晚好像点了个至尊帝王套餐,说是什么享受皇帝般的待遇。

可是,怎么感觉哪里不对……

“皇上!”樊忠直接跪倒在地,“大军已经断水断粮,形势十分不利,不能再等下去了!”

王振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樊将军,休要危言耸听,前方十五里就是永定河,命令大军向南转移就是了。”

此时,朱祁镇还处于懵逼状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昨晚喝的是假酒吗?

突然间,一阵眩晕感涌上来,只觉得头疼欲裂,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靠,果然是假酒,上头了!

王振和樊忠看到朱祁镇晕倒,急得不知所措,赶忙让人把随行的御医喊过来。

御医拎着药箱赶到,认真把了脉,说道:“脉象平和,没什么问题啊!”

王振眼睛一瞪,不满道:“你可看仔细了,若是出了差错,小心你全家的脑袋!”

“是,是,下官再好好看看。”

御医捏着朱祁镇的手腕,十根手指都用上了,可还是查不出什么问题,只得说道:“可能是最近行军辛苦,皇上累着了,休息一下就好。”

这时候,朱祁镇悠悠转醒,只见他有气无力道:“你说的对,朕没事,你下去吧!”

“是,是!”

御医赶忙收拾自己的东西,逃也似的跑掉了。

此时的朱祁镇已经接受了这一世的记忆,自己是大明朝第六代皇帝,年号正统,就是被后世称为大明战神的那位。

醒来之前,他还是一名业务经理,为了帮公司签下一笔单子,陪着客户喝了一晚上的酒。

现在,他是大明正统皇帝,有着传奇人生的朱祁镇!

原来那个前台小妹没有骗人,帝王至尊套餐,真的可以享受皇帝般的待遇!

真的不能再真……

前世的记忆正在慢慢消散,或者说,两个记忆已经融为一体。

当皇帝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终极梦想,可偏偏命运弄人,因为这个地方叫……土木堡!

这一年,朱祁镇刚满二十岁,太皇太后张氏和前朝那些老臣都已经相继离世,正是自己这个年轻皇帝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

此时北方瓦剌日益强大,不断出兵袭扰大同、宣府等边境重镇,再加上太监王振的煽动,便有了御驾亲征之意。

朝中大臣争相劝阻,可是朱祁镇根本听不进去,一来是想效仿太宗、宣宗皇帝的文治武功,二是急于向群臣证明自己,何况大明国势鼎盛,小小瓦剌,怕他不成?

于是,命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自己则带了匆匆召集起来的二十万大军,对外宣称五十万,开始了御驾亲征之路。

结果,在土木堡,大家都懂的……

他娘的,要穿越为什么不早一点,非要赶在这个节骨眼上!

一想到传说中的大明战神、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诸如此类的荣誉称号,胸口已经开始隐隐作痛。

开局就是地狱模式,这还怎么玩?

樊忠此时神色焦急,说道:“皇上,不能再等了,现在应立即下旨……”

“樊将军,你僭越了!”王振打断他,用自己那独特而尖锐的嗓门说道,“皇上该如何下旨,还需要你来指手画脚吗?”

这时候,朱祁镇从床上站起身来,向王振招了招手。

王振赶忙走前两步,声音也立刻变得温顺起来:“皇上,您有什么吩咐?”

朱祁镇感觉脑袋还有些昏昏沉沉的,伸手揉着前额说道:“你来说说,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此言一出,樊忠顿时感觉到大失所望,都这个时候了,皇上还如此信任王振,照这样下去,大明三代人的努力恐要毁于一旦!

王振神色恭敬道:“有皇上在,奴婢不敢自作主张。”

一边说着话,还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旁边的樊忠,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无妨,朕让你说!”

王振心中暗暗得意,这个年轻天子能有什么主意,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瓦剌使臣带来消息,称太师也先愿意与我军议和,为表诚意,已经下令撤退三十里,奴婢以为,皇上可以下旨向南移营,先到永定河取水,整顿之后,便可返京。”

樊忠大急道:“皇上,不能议和,这是也先的诡计!”

王振阴阳怪气道:“樊将军,做好你的本分!”

樊忠一张老脸憋的通红,正要发作,却见朱祁镇冲他压了压手,然后上前一步,来到王振身前,往手掌心啐了一口唾沫,双掌交互摩擦。

王振不解其意,问道:“皇上,您这是……”

“站好别动,抬起头来!”

王振赶忙乖乖闭嘴,带着一脸的谄笑,微微抬起头。

“抬高点!”

“奴婢……不敢!”

在这个时代,直视天颜可视为谋反,无论多么尊贵的大臣,跟皇上说话都要低着头。

王振虽然嘴上说着不敢,可心中却十分珍惜这份殊荣,小心翼翼将头抬高,然后……好像情况有些不对劲……

为什么皇上眼中充满了仇恨的怒火?

下一秒,朱祁镇抡圆了一巴掌呼在他脸上。

啪!

这一掌清脆而响亮,颇有余音绕梁之意境。

王振直接被打蒙了,脚下一软,摔倒在地,哇地吐出一大口血,其中还夹杂着一颗带血的牙齿。

“奴婢万死……”

王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本能地爬起来,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朱祁镇甚至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语气冰冷道:“滚出去!”

“是,是……”

王振整个人都傻了,他是看着朱祁镇长大的,这么多年来,还从未见过像今天这样杀人般的眼神,吓得他哆哆嗦嗦跪着向外爬。

“回来!”

王振还以为朱祁镇改变了心意,心中窃喜道:“是!”

“立刻召集所有将领来帐前议事,商讨作战方案!”

“奴婢遵旨!”

王振又磕了个头,满脸失落之色,跌跌撞撞向外走去。

第2章这波可以打

樊忠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半晌之后,这才说道:“皇上,大军已经……”

不等他说完,朱祁镇将手一挥:“取舆图来!”

樊忠顿时来了精神,赶忙拿出一份舆图,在朱祁镇面前打开来。

现在受困的地方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土木堡,北边是悬崖峭壁,向南十五里是永定河,西边是一路尾随而来的也先部主力,东边妫水河则被阿剌部截住。

朱祁镇越看下去眉头皱的越厉害,最后直接拧成一个川字。

“这是哪个煞笔制定的行军路线?”

樊忠张大嘴巴,却不敢发出声音。

因为那个煞笔……就是你啊!

朱祁镇又指着舆图上一处位置,问道:“怀来城距此不过二十里,为何不进城?”

樊忠满脸苦笑道:“皇上,前几日大军刚到的时候还能进城,可现如今瓦剌大军尾随而至,怀来守备康能已弃城逃走,怀来城失陷了!”

“我日他祖宗!”朱祁镇气得破口大骂道,“等朕班师回朝,定要诛他九族!”

听到皇上爆粗口,樊忠却出奇地感觉到亲切,好像面前这个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上,而是战场上和众将士们出生入死的兄弟一般。

虽然不知道为何会突然出现这样的感觉,不过……挺爽的。

“皇上说得对,回去诛他娘的九族!”

朱祁镇紧紧盯着舆图,随口道:“不是诛他娘的九族,是诛他的九族,人命关天的事,可不能搞错了!”

樊忠连连点头,道:“对,对,诛他的九族!”

朱祁镇看完舆图,又问道:“我们还剩下多少兵马?”

樊忠回道:“不足八万!”

朱祁镇倒吸一口冷气,又问道:“瓦剌有多少人?”

“后方也先的主力部队十二万余,前方阿剌部三万余。”

听到这个数字,朱祁镇不由得愁容满面,自言自语道:“八万对十五万,差距有点大,这仗不好打啊!”

樊忠看到皇上正在认真研究舆图,也不敢出声打扰。

朱祁镇突然抬起头,问道:“阿剌部人马驻扎在妫水河的东岸还是西岸?”

“西岸,距离我军驻地只有十里!”

“十里?”朱祁镇再次低下头,在舆图上比划着,喃喃道,“如果派出骑兵突袭,这个距离……”

“皇上!”樊忠又说出一个更坏的消息,“经过鸡鸣山和鹞儿岭两役,三千营已经损失殆尽,我军阵中没有骑兵了!”

在明军受困土木堡之前,刚刚经历了两次大战,确切地说,是经历了两次大败。

八月十三日,明军到达宣府以东的鸡鸣山,宣府传来的瓦剌大军来袭的军报。

如果是有经验的主帅,会立即做出判断,快马加鞭入居庸关脱离险地。

可是,王振却以自己的千余辆辎重车还未到达为由,下令就地宿营,并派遣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军迎战。

这一战十分惨烈,明军两万骑兵全军覆没,吴氏兄弟壮烈殉国。

前线战败的消息传来后,朱祁镇仍没有意识到危险,在王振的怂恿下,企图找回场子,于是又派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四万五千人正面迎敌,结果大军误入鹞儿岭敌人设下的圈套,一时伏兵四起,朱、薛二人亦双双战死。

经过这两次战斗,明军的骑兵主力损失殆尽,完全失去了机动作战的能力。

更严重的是,瓦剌军已经完成合围,土木堡附近没有水泉,各处的要道也被扼住,明军眼睁睁把自己拖进死局。

朱祁镇气得直拍桌子,怒道:“二十万人折损过半,剩下的全是步兵,这还打个屁!”

樊忠很无奈,你问谁啊,不是你下的命令吗?

“神机营呢?”朱祁镇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神机营还在不在?”

“启禀陛下,神机营一直跟着中军部队,暂时没有战损。”

“那就还有的打!”

朱祁镇又激动起来,蒙古人最怕的就是火器,只要神机营还在,就有一战的资本。

这时候,王振回来了,带着一脸谄笑,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众将领已到帐前,请求见驾。”

朱祁镇头也不回地说道:“宣!”

“是!”

王振肿着半边脸,表情有些落寞,他不清楚为什么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皇上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是要变天了啊!

可是,自己究竟哪里做错呢……

众将领依次进入中军大帐,跪拜行礼。

“众卿家免礼!”朱祁镇摆手道,“都过来,咱们讨论一下接下来的作战方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带着同一个疑问,今天皇上是怎么了,画风不对啊!

朱祁镇等了一会,见所有人站着不动,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过来啊!”

“是,臣等遵旨!”

众人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过去,但是不敢靠的太近。

“那个谁……”朱祁镇看向人群,胡乱指了一下,“张卿家,邝卿家,你们两位官最大,说说你们的看法!”

英国公张辅和兵部尚书邝埜对视一眼,两人纷纷在对方眼中看到同样的问题,皇上以前从来都是擅自做主,要么就是放任王振胡乱指挥,什么时候听过大家的意见了?

看到两人发呆,樊忠忍不住提醒道:“两位大人,皇上问你们话呢!”

“哦,哦!”张辅赶忙上前一步,说道,“启奏皇上,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水源,将士们就地掘井,寻了十几处,掘进两丈余深,仍然见不到水,如此下去,恐生哗变!”

这时候,邝埜说道:“向南十五里就是永定河,如今也先的主力已经后撤,不如我们……”

“不行,不能去!”朱祁镇紧紧盯着舆图,说道,“我军现在背靠山川,还算有险可依,如果向南转移,则是一片旷野,到时候敌军冲上来,我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

张辅眼神微凝,小心的观察着朱祁镇的脸色,他感觉到今日的朱祁镇似乎和平日里大不相同。

留下南面的缺口,正是也先的圈套,他知道明军耐不住饥渴,于是假装撤退,故意将土木堡南面河水让出,暗地里则作好埋伏,只等明军向永定河附近转移,到时候无险可守,就可以发起总攻。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部队严重缺水,明军内部也在争论不休,提议向南转移的将领不在少数,没想到皇上竟然一眼看出问题所在,这倒令人有些意外。

可是,就算看明白这一点,水源还是没办法解决。

“不能再等了!”朱祁镇重重一拍桌子,“传令,大军集结,向东进发,朕要吃掉阿剌部这三万人马!”

第3章王振必须死

“万万不可啊,皇上!”

张辅赶忙劝阻道:“也先的主力部队距离我军阵地只有三十里,如果此时向阿剌部发起攻击,也先必会自后方出兵,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到那时候,后果不堪设想啊!”

众将领亦是暗暗摇头,看到皇上认真的态度,本以为形势有所改观,可是这命令下的,仍是随心所欲,乱七八糟!

说不定,这又是王振那阉狗出的馊主意!

咦,王振去哪了?

“卿家所言,甚有道理!”朱祁镇点了点头,指着舆图上也先部的位置说道,“不过,等也先确认了情报的真实性,再决定出兵,至少是两个时辰以后了,也就是说,我们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干掉阿剌部!”

张辅不禁愣住,两个时辰,吃掉对方三万人马,可行吗?

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明军有火器,就算不能全歼敌军,只要把水源抢到手中,然后就地安营扎寨,构筑防御工事,此战的目的就达到了。

可是,这仅仅是理论,若真的打起来,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故。

战场上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原定计划便会彻底打乱。

说实话,朱祁镇心里也没底,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对阿剌部发动闪电战是最有效的手段。

否则,等人家反应过来,摆出防御阵型跟你打持久战,那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张辅还是有很多顾虑,说道:“将士们严重缺水,现在发起进攻的话,怕是战斗力大打折扣。”

朱祁镇伸手指着舆图上妫水河的位置,说道:“水源地在敌人手里,干掉他们,就有水了!”

“那……是不是先要制定一个可行的作战计划?”

“形势紧迫,哪还有时间制定计划?”朱祁镇摇头道,“神机营打头阵,大炮拉出来直接轰他娘的!”

张辅无奈了,只得问道:“何时进攻?”

朱祁镇眼中透着无比的坚毅,说道:“现在,立刻,马上!”

众将士犹豫不决,不是说开会讨论吗,怎么突然就要进攻了?

张辅又说道:“可是,我军的粮草、辎重,还有临时搭建的营地、帐篷……”

“统统不要了!”朱祁镇摆了摆手,说道,“所有辎重全部放弃,跟将士们说,除了武器,其他一律不得携带!”

这些老将都是功勋之后,其中很多人有着跟随太宗皇帝北伐的经历,打起仗来一点都不含糊,但是对于朱祁镇给出的作战方案,仍然保持怀疑态度,实在是太冒进了。

如果打不下来,明军辎重粮草尽失,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众将领仍在犹豫,朱祁镇决然道:“我们现在多耽搁一刻,将士们战斗力就衰减一分,没有时间考虑了,传朕旨意,各营准备战斗,立即执行!”

此时此刻,他比谁都清楚,不能等!

若是再等下去,由于水源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士们会更加绝望,士气会跌落至谷底。

最多三日,也先就会发起总攻,到时候,土木堡的历史将重演。

而自己,则会成为大明朝唯一被俘虏的皇帝,被也先驱赶着,四处叫门。

这样的耻辱,若朱元璋泉下有知的话,能气活过来。

眼下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必须立即向东与阿剌部寻求决战,就算打不赢,大不了一死,老子绝不当叫门天子!

更何况神机营的战斗力一直保留着,大炮轰过去,不信干不过他!

看到皇上有如此决心,张辅心中的战火也随之燃起,率先表态道:“老臣遵旨!”

其他将领见状,也纷纷打消了心中疑虑,齐声道:“臣等遵旨!”

“奴婢这就去传旨!”

这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众人侧头去看,原来是王振,正乖巧地站在大帐一角。

众将领方才就在疑惑,这么重要的会议,为何不见王振参与?

还有,他的脸为何是肿的?

甚至刚才召集大家开会的时候,语气非常友善,竟然用了“请”这个字。

简直是匪夷所思!

此人仗着皇上宠信,在朝中一手遮天,满朝公卿大臣争相攀附,干儿子遍布朝堂内外,现在突然失宠,真的很让人意外。

朱祁镇突然开口:“站住!”

王振一个激灵,心中涌现出一种不祥的预感,赶忙俯首跪地。

“樊忠!”

“末将在!”

“将王振拿下!”

樊忠神色惊喜,回道:“末将得令!”

“皇上,皇上……”王振已经感觉到大事不妙,赶忙磕头求饶,“奴婢知道错了,求皇上开恩!”

朱祁镇根本没有正眼看他,语气冰冷道:“阉人误国,今日就拿你这条狗命来祭旗,告慰前线战死的十数万大明忠魂!”

“饶命啊皇上!”

王振汗如雨下,抖如筛糠,直到现在他也没想明白,为何皇上对自己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皇上圣明!”

张辅再也忍不住,拜倒在地,激动的老泪纵横。

真是老天开眼,不,是皇上开眼了,要不是王振这条阉狗作祟,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大军出击之前,拿王振的人头祭旗,将士们的战斗力至少能提升三成。

此番征战,众将领处处被王振掣肘,早已苦不堪言,此时终于看到希望,纷纷拜倒在地,口呼万岁!

王振彻底瘫倒在地,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心里很清楚,自己完了。

樊忠更是毫不迟疑,上前抓着王振的后脖领提起来,拎到帐外,命人五花大绑,准备祭旗。

其他的宦官平日里跟着王振耀武扬威,陡然看到这个局面,一个个噤若寒蝉,跪地俯首,大气都不敢出。

众将领心中出了一口恶气,顿时变得亢奋起来,纷纷起身告退,回营准备作战。

朱祁镇又钦点了两人留下,分别是驸马都尉井源,翰林学士张益。

“井都尉,阵中还有多少骑兵?”

井源稍加思索,回道:“大约三百之数。”

朱祁镇点了点头,说道:“将这三百骑兵集结起来,组成突击小队,交由你来统领。”

井源心中暗暗思忖,几万人的战斗,三百骑兵的作用微乎其微……莫不是皇上准备跑路,让自己护驾?

大战将至,主帅跑路,对于全军的士气而言无疑是毁灭性打击,如果前线的士兵知道实情,哪里还有心思作战?

可是转念一想,现在的局面已经是这样了,只要皇上无恙,就算三大营损失殆尽,大明也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等回到京师,就说是我强烈要求皇上先走,大不了由我井源来背这个黑锅!

“臣遵旨!”

朱祁镇转向翰林学士张益,说道:“张卿家,帮朕拟一份诏书。”

张益神色凝重,赶忙道:“请皇上下旨!”

朱祁镇重重呼出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郑重道:“若朕今日战死沙场,命郕王克继大统,兵部左侍郎于谦任兵部尚书,加左都督衔,统领军营,戍卫京师!”

张益立刻神色大变,叩首道:“皇上,请三思!”

“朕主意已定,拟旨吧!”

张益额头上冷汗直流,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朱祁镇又看向井源,神色肃然道:“待前方战事一起,你立即带三百骑兵护送张卿家沿永定河方向突围,务必要将这道诏书送回京师!”

井源当即下拜,道:“皇上,臣请求留在前线!”

此时此刻,他心中懊恼不已,竟然将皇上看作是贪生怕死之辈,真该死!

朱祁镇叹了口气,缓缓道:“祖宗的基业不能毁在朕的手上,只要京师还在,大明就在,两位卿家,领旨吧!”

井源坚持道:“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臣愿拼死护送皇上突围!”

“朕不能走!”朱祁镇目光坚毅,决然道,“大战将至,朕是主帅,要对前方八万将士负责!”

“可是……”

“朕主意已定,卿家休要再言!”

井源握紧拳头,重重砸在地上,咬着牙说道:“臣遵旨!”

第4章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短短半个时辰,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朱祁镇策马上前,抬眼望去,八万名将士整齐地列阵风中,等待出击的号令。

站在最前排的,是各营统领,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

这一次出征,共有五十二位文臣武将伴驾,这些人大多曾追随太宗、宣宗皇帝征安南、伐漠北,屡立战功,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的中流砥柱。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如此强大的阵容,竟然完败!

都说王振误国,难道朱祁镇拿着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能脱得了干系?

虽然仁宣二帝在位只有十年,但是这十年来,举国上下休养生息,已经将永乐年间南征北战消耗的国力恢复起来,交到朱祁镇手中的是一个兵强马壮的大明。

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还有神机营这种完克蒙古骑兵的火器部队。

然而,这一战的结局却是三大营共二十万主力一夜之间全军覆没,皇帝被俘,四处叫门,堡宗大名,流传千古。

朱祁镇闭上眼睛,心中默念,如果只是一场梦,是时候醒来了!

北风猎猎,吹打在脸颊上,犹如刀割针刺,感觉真实而强烈。

这不是做梦,我就是正统皇帝朱祁镇,大明的耻辱……

不!

我不要做叫门天子!

既然老天爷给了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历史绝不能重演!

朱祁镇目光坚毅,缓缓抽出腰间龙纹宝剑,高举过顶。

将士们立即安静下来,八万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阵前的皇帝,这一次北伐,接连吃了一路败仗,所有人心中只有两个字,窝囊!

本以为皇帝御驾亲征,必然威风凛凛,势如破竹,却没想到,这一路连个皇帝的影子都没见到,就连作战的指令都是一个太监下达的。

二十万人只剩下八万,窝在土木堡这个山旮旯,还被瓦剌人切断了水源,所有人嘴唇都是干裂的,只能不断舔舐,稍稍缓解身体的焦渴。

“将士们!”

随着朱祁镇一声高喊,所有人提起精神,皇帝亲自上阵督战,无疑让众将士们重新燃起希望。

“朕是你们的皇帝,今天,在大明的军旗下,在日月山河的照耀下,朕和你们一起,与敌军主力决一死战!”

场面出奇地安静,除了自己喊话的回音,只有呼啸的风声。

“朕知道,你们心里憋屈,因为这一路吃了很多败仗,这是朕的失职!”

英国公张辅神色一变,赶忙上前道:“皇上,臣请诛杀奸人王振,以正军心!”

这个时候,皇上纵有千错万错,也不能错!

大战在即,主帅的形象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将士,所以,错的只能是王振!

紧接着,兵部尚书邝埜、泰宁侯陈瀛等人纷纷请愿:“臣请诛杀王振!”

在场的武官无不恨透了这些死太监,开始喊道:“杀王振!杀王振!”

眼看众将士情绪高涨,朱祁镇持剑向前一指。

“带王振!”

樊忠早就准备好了,一挥手,两名侍卫架着王振来到阵前,往地上一扔,王振直接软倒在地,浑身发抖。

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想要开口求饶,只觉得牙齿不停地打颤,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可是,为什么?

皇上昨天还向自己请教战局的走势和应对策略,并且接纳了自己的提议,答应与也先议和,为何一觉醒来,突然性情大变?

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

朱祁镇用剑指着王振,缓缓说道:“朕轻信了王振的谗言,致使十二万将士丢了性命,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说到这里,他突然伸出左手从额前捻起一缕头发,然后扬起右手。

“皇上,不可!”

张辅正欲劝阻,却见朱祁镇已经手起刀落,捏着一缕断发在风中飘舞。

“今日朕割发代首,与诸位共勉!”

自汉代起,儒家便成为主流,而儒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当时来说,割发是大逆不道,甚至不孝的表现,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行为。

果然,众将士看到皇上割发明志,顿时心神大震。

这一刻,他们眼中的皇帝不再是以前那个不谙世事的任性青年,而是一位真正的皇帝,有担当,有胆识,甚至很多老兵重新感受到了太宗皇帝出征前那种横扫漠北的决心和气势。

朱祁镇慢慢松开手,断发消失在风中。

“今天日落之前,有很多人会战死,你们怕不怕?”

众将士情绪高涨,整齐划一地喊道:“不怕!”

朱祁镇双目如炬,高声道:“朕的最后一道旨意,如若你们看到朕落下马来,不要哀伤,不要停止冲锋,紧紧跟随军旗,奋勇杀敌,誓死方休!”

“誓死方休!”

“誓死方休!”

“誓死方休!”

八万将士的齐声呐喊在山谷中回荡,余音不断。

“今日,朕就用奸人之血,来祭慰战死的大明忠魂!”

将士们的心情已经亢奋到了极点,如野兽一般嘶吼道:“杀!”

“杀!”

“杀!”

樊忠眼中满是兴奋,亲自操刀,咔嚓一声,王振人头落地。

大明第一代权宦,就此落幕。

朱祁镇再次扬起手里的宝剑,下达了最后一道指令。

“听朕号令,全军出击!”

八万大军如潮水一般,朝着妫水河的方向发起进攻。

朱祁镇更是一马当先,大纛龙旗在他身后飘扬。

曾几何时,这道龙旗远征漠北,一直打到斡难河畔,蒙古人无不望风而逃。

今日,就让这道旗帜重振先辈的荣光!

…………

军队开拔甚是匆忙,营地根本来不及拆除,直接扔下不管了。

在一处不显眼的小帐篷里,有一个人蜷缩在角落,正在瑟瑟发抖。

听到外面的脚步声逐渐消失,他才战战兢兢地走出来,四下张望一番,除了自己以外,营地里早已空无一人。

此人正是王振最得意的干儿子,司礼监二号人物,王喜。

王喜本名宁喜,论年纪,比王振大了足足十多岁,进宫也比王振早,不过,要做好太监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最重要的是不要脸,眼见王振得势,他是第一个上门认干爹的。

今日的局面,可真的是将他吓到了。

连王振这样只手遮天的权宦,不过是一句话便杀了,自己的命运可想而知。

京城定是回不去了,思来想去,不如去投奔也先,念在自己提供情报有功,说不定还能赏个一官半职。

打定主意后,他努力辨认了方向,逃也似的向西而去。

…………

PS:感谢六阳美女、辣椒大佬、七桃兄、海陵王、沧海之蛟的打赏,感激涕零,无以言表!!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