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林被国家队除名的消息刚传出来,上海男篮反手就甩出一份600万顶薪合同,这波操作直接把球迷整懵圈了。好家伙,前脚还在世界杯上被骂"王奶奶",后脚就在俱乐部杯半场砍下11分,这反差比过山车还刺激。

联赛里的王哲林活脱脱就是个巨无霸,场均20+10的数据亮瞎眼,单场60分的表演更是让人直呼内行。防守端那手抢断预判的功夫,练得跟开了天眼似的。可一到国际赛场,这位爷就像被施了魔法,三场比赛加起来才拿10分,打巴林队那场更是只进账2分,这表现确实够扎心。

要说全是他的锅也不公平。国家队那套洋帅战术压根不适合他,集训联赛连轴转累成狗,连结婚都得抽空办。最惨的是被网暴最凶的时候,他家娃正在ICU抢救,训练视频里投300个篮还要被喷"作秀"。要搁NBA球员身上,500-800次的日常训练量都是家常便饭。

现在看王哲林打球真让人纠结。在CBA对位莫兰德这种顶级外援都能占上风,关键篮板抢得那叫一个稳准狠。可失误一次就被拿着放大镜找茬,这待遇也是没谁了。国家队位置被杨瀚森这批小年轻顶掉,回到联赛又得扛着上海队往前冲。每次看见他在替补席擦汗,总让人想起九年前亚锦赛全网刷"大王威武"的盛况。

上海队这600万花得值不值?数据不会说谎。上赛季他带着上海队杀进四强,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比外援还靠谱。有场比赛最后两分钟连得8分,直接把对手打服。防守端场均1.8次抢断在内线球员里排前三,这表现配不上顶薪?

可中国球员这个怪圈真该打破了:联赛里当爹,国家队背锅,回联赛赎罪,周而复始跟鬼打墙似的。赢了往天上吹,输了往死里骂,这风气啥时候能改改?篮球终归是五个人的运动,把锅全甩给一个人,这不是耍流氓吗?

昨晚俱乐部杯半场+7的正负值说明,29岁的大王油箱里还有的是油。虽然国家队的大门暂时关上,但在联赛这片自留地上,他照样能当爷。有球迷说得在理:"咱不能因为国际赛场吃瘪,就把联赛里的表现也否了。"这话在理,您说是不是?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