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苏联 纵列双旋 米-12 直升机
这是巨浪上的舰队第464款装备
相关阅读
2023-08-19 100吨级直升机 原苏联 米-12(Mil V-12)信鸽 巨型直升机
2024-08-01苏联 米-26重型直升机 2.0
2023-06-26 全球量产的最大直升机 苏俄米-26重型直升机
2023-10-26YY中国海军 米-26魔改三发舰载重型直升机
以下纯属YY
20 世纪 70年代,正值冷战军备竞赛白热化阶段。苏联在北极圈、西伯利亚等广袤且地形复杂的区域频繁开展军事部署与科研考察活动,传统运输工具难以满足重型装备快速投送需求。与此同时,美国CH-47 “支奴干”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在越南战争中展现出的优异运输性能,令苏联军方备受触动。为突破米 - 12 横列双旋翼布局在纵向稳定性和狭窄场地起降的局限,米里设计局受雅克 - 60 纵列布局理念启发,决定将米 - 12 庞大的机身与米 - 26 成熟的动力、旋翼系统相结合,打造一款直列双旋翼重型运输直升机,以应对极端环境下的战略运输挑战。
旋翼系统
采用直列双旋翼布局,前后各布置一副与米- 26 同款的 8片桨叶铰接式旋翼,旋翼直径均为32 米。两副旋翼通过复杂的交叉轴传动系统和电子同步控制系统协同工作,确保在不同载荷和飞行状态下保持稳定,避免相互干扰。后旋翼略高于前旋翼,形成3° 的倾斜角度,优化了气流流向,减少了气动阻力。
动力系统
沿用米- 26 的动力配置,搭载 2 台 D-136 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 11400马力,总功率达45600马力。发动机配备数字式全权控制系统(FADEC),能根据飞行状态实时调整燃油供应和涡轮转速,实现动力的高效输出。进气口安装有粒子分离器,可有效过滤沙尘、冰晶等异物,适应北极圈等恶劣环境作业。发动机舱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拆卸与维修,在野战条件下可在 30 分钟内完成单台发动机更换。
机身结构
完全保留米- 12 的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框架,机身长 37 米、宽 6.4 米、高 8.1 米。货舱尺寸维持米 - 12 的标准,长 28 米、宽 4 米、高 4 米,容积 448 立方米,足以容纳一辆完整的 T-72 主战坦克。货舱地板采用钛合金蜂窝结构,每平方米可承受 5 吨压力,并配备电动滑轨与液压升降平台,方便重型货物装卸。驾驶舱延续米 - 12 双层设计,下层为正副驾驶员与机械师,上层为领航员与无线电操作员。
起落架系统
借鉴米- 26 的起落架设计,采用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主起落架后轮移到原米12千斤顶位置替代千斤顶支撑,
由于重量增加,重心前移,前轮加强为4 个大型低压轮胎,单个轮胎承重 20 吨,可在未铺装的简易跑道甚至雪地起降。前起落架具备 ±90° 转向功能,配合直列双旋翼布局,使直升机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 12 米,显著提升了狭窄场地的机动性能。起落架减震支柱采用油气混合式设计,能有效吸收满载着陆时的冲击力。
由于取消了尾桨,提升了发动机功率利用率,使得两套米26的动力包最大起飞重量达133吨,为了应对发动机巨大的油耗加大了外部油箱尺寸使得载油量达20吨,在载重44吨时可航行1000千米,54吨时减为500千米。该机最大最大速度:295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255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4600米,值得一提的时旋翼装备了液压折叠系统,在北极恶劣环境下机库场地要求大为友好,甚至有临时搭载在计划中的11780型两栖攻击舰上的潜力。
歪歪纵列双旋米-12改 直升机基本数据
乘员:6人(飞行员、副驾驶、飞行工程师、电子设备员、领航员、无线电操作员)(7个座位)
长度:37米(旋翼旋转63米)
高度:14.8,宽度12.2米(旋翼折叠)
主旋翼直径:32米
主旋翼面积:主旋翼面积:804.25 平方米x2
空重:69吨
最大起飞重量:133吨
动力装置:4 ×ZMKB Progress D-136 涡轴发动机,每台(11,400 马力)
货舱尺寸:28.15×4.4×4.4米(长×宽×高)
载重量:44吨(载油20吨)最大54吨(载油10吨)
最大飞行速度:295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255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4600米
航程:1000千米(载油20吨)
转场航程:3000千米(携带副油箱)
关于模型
1. 改造驾驶舱,添加上层作为操作台,下层右后座位向后
2. 添加螺旋桨及螺旋桨旋转状态
3. 添加后补货仓打开状态
4. 添加飞行员
5. 添加仪表板贴图
6. 添加货舱地板和尾跳板贴图
7. 去除两侧旋翼传动及机身附件
8. 添加前后两套米26动力系统并修型融合并重制贴图统一涂装颜色
9. 去除后轮和后千斤顶并将后轮移到千斤顶位置
10. 由于重量增加,重心迁移,前轮改为4联
11. 添加旋翼折叠和支撑及螺旋桨旋转效果
12. 添加发动机内构及传动装置
13. 添加和延长副油箱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