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被央媒“点名”,曝光真实境况,徐峥所言不虚
最近娱乐圈的瓜一个接一个,但要说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得是这位"戏疯子"的新作。 当《扫毒风暴》官宣主演名单时,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
谁能想到,这位"刑警专业户"和影帝秦昊的对手戏,不仅没翻车,反而成了教科书级别的表演示范。 说到这位演员的演技,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在《扫毒风暴》里,他饰演的卧底警察林强峰,简直把"行走在刀尖上"的感觉演活了。 毒窝里混出来的痞气,转身面对同事时瞬间收敛的威严,这种反差感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有场戏他毒瘾发作,那个抽搐的幅度和频率,看得人头皮发麻。 后来才知道,为了这场戏他专门去戒毒所蹲点了半个月。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某流量明星的哭戏热搜,对比之下真是高下立判。 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
但央媒都亲自下场点赞,评价他的表演是"用冰冷的质感呈现戏剧爆点",这排面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说起来这位的实力派也是够拼的。
当年在中戏,穷得连杨桃都没见过,现在却成了业内公认的"戏妖"。 为了演好《细伟》,他硬是把自己饿成皮包骨,拍吃人肉那场戏时,眼神里的疯狂把导演都吓到了。
杀青后还经常做噩梦,这种投入程度,现在的年轻演员有几个能做到? 记得徐峥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有些人演戏是在演自己,他是在成为角色。 "这话虽然听着像在夸同行,但细品总觉得带着点酸味。
毕竟当年中戏那点事儿,懂的都懂。 不过说真的,能把每个角色都刻进DNA里的演员,现在确实不多了。
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的影视圈有个怪现象:流量明星拍戏带着八个助理,老戏骨却连替身都不用。 就像这位,为了演好街头混混,愣是在城中村蹲了半个月,最后把群演都发展成了"小弟"。
导演都懵了:"我来一个月都没混这么熟。 " 这种"戏比天大"的执着,在当下这个追求快钱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想想我们平时工作,遇到点困难就想放弃,看到人家这种专业态度,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所有演员都这么较真,估计横店的盒饭都得涨价。 从穷学生到影帝,他用了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同班同学早就红透半边天,他却还在话剧舞台打磨演技。 但正是这份"慢",让他有了如今的底气。
就像新疆的骆驼刺,看着不起眼,根却扎得特别深。 现在的年轻演员总想着一步登天,却忘了演艺圈最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最后留个问题:当我们在吐槽某部剧演技尴尬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的演员越来越少了?是市场不需要,还是我们观众不配?